首页 资讯 正文

室外新闻发布会上脱稿的农场主:照着念会更紧张|记者手记

体育正文 250 0

室外新闻发布会上脱稿的农场主:照着念会更紧张|记者手记

室外新闻发布会上脱稿的农场主:照着念会更紧张|记者手记

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摄影报道(bàodào) 7月3日,内江市(nèijiāngshì)举行(jǔxíng)“镇”了不起系列主题新闻(xīnwén)发布会(fābùhuì)(向义镇专场)。相比于以往,这场发布会有太多创新:真正把会场搬到田间地头、多点位(diǎnwèi)连线直播、现场回复网友留言、展示新鲜瓜果蔬菜等特色产品。其中,向义镇小赵家庭农场负责人赵建伟,全程脱稿,流利地讲述自己的故事,无疑是一大亮点。 赵建伟今年(jīnnián)42岁,是向义镇本地人。2012年,他为照顾(zhàogù)家人返乡,2013年开始种植无花果(wúhuāguǒ)。如今,他的农场占地面积50余亩,年产无花果5万斤-6万斤,鲜果通过(tōngguò)线上+线下畅销,加工的果干更是远销全国各地。 发布会上,作为新农人代表,“小赵”坐在最右边。他个头不高,穿着白衬衣(báichènyī),戴着(dàizhe)黑框眼镜,黝黑(yǒuhēi)的皮肤一看就是干农业的。别人发言时,他将双手放在大腿上,正襟危坐。轮到自己回答时,他接过话筒,依然(yīrán)眉头紧锁,神情严肃。 “从(cóng)机械专业转行到农业,其实隔了(le)很多座山。”说起自己创业经历,赵建伟稍微放松了些(xiē),开始侃侃而谈。聊起了他如何通过参加培训,从新手“小白”成长为技术能手;回忆起2022年干旱果园(guǒyuán)缺水时,镇村干部如何帮助他渡过难关;分享了自家果子申请注册(zhùcè)了无花果商标品牌,并纳入了“威远县无花果区域公共品牌”的喜讯。 赵建伟捧着自家无花果(受访者供图(gōngtú)) 走过12年农业路,赵建伟对于“新农人”三个字感触颇深。在(zài)他看来(kànlái),“新”体现在“技术新”“销售渠道新”“理念新”。 从始至终,赵建伟没有拿起过茶几上的提词卡(kǎ),也不是照着材料背诵,而是用平实的语言,将(jiāng)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娓娓道来。 结束时,他这样说道:“像(xiàng)我这样的农场可以复制10个、20个甚至上(shàng)百个,这样我们的农村(nóngcūn)就不会(búhuì)有太多撂荒地,农业发展才会有一个新的局面。”话音刚落,现场有记者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,大家都被他的质朴而打动。 会后,赵建伟对记者说,其实一开始发言材料就是他自己撰写(zhuànxiě)的,尽管改过几个版本,但是他对内容烂熟(lànshú)于心。虽然发布会并(bìng)没有要求脱稿,可是他觉得照着念反而更紧张,自由发挥更加自然。 现场农特产品展示区域(qūyù),赵建伟拿(ná)起自家新鲜采摘的无花果,邀请记者们品尝。接近拳头大小果子重150克-200克不等,一口(yīkǒu)咬下去,果香四溢、清甜可口。 此外,西瓜、桃子、葡萄、李子等水果,冬瓜、丝瓜、花菜、土豆、洋葱等蔬菜(shūcài),摆满了长桌,更有厨师(chúshī)现场制作当地特色美食。一场发布会用最接地气(qì)的(de)形式,不仅向全网推荐了“小得精致、精得(jīngdé)有魂”的向义镇,更展现了内江推动特色产业建圈强链,促进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。
室外新闻发布会上脱稿的农场主:照着念会更紧张|记者手记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